温州信息网讯余法官,上个月底我们22个人陆续拿到钱了,大家都非常开心,为我们村这事你真的费心了。村民代表陈老伯向法官表达了感谢。近日,瑞安法院法官通过共享法庭化解了持续16年的纠纷,顺利解决一起历史遗留问题,受到村民们的点赞。
2006年,瑞安市塘下镇某村村民集资建房用于经营性收租,村组织承诺如集资目的不能实现,则返还本金并计算利息。随后,包括该案22名村民在内的众村民积极投入资金,约计390万元。但在后期建房过程中因房屋违章、资金不够等纠纷不断,致使工程搁置。16年来,多次协商无果。
年年都去村里理论,当时说好支付利息,现在又说没钱,难道让我们白等16年吗?说起这个时间久、积怨深、矛盾大的历史遗留问题,陈老伯既无奈又愤怒。
2021年12月,该村书记通过共享法庭联系法院,尝试借助共享法庭化解这起纠纷。余法官接手案件后,向涉案22位村民逐个打去电话为他们提供最实际、可靠的解决方案。
法官首先通过共享法庭引导涉案22名村民推选出陈老伯在内的3名村民代表,在法官主持下与村书记进行协商,聊开多年心结,形成初步方案——由村集体在3个月内偿还22名村民共计127万元利息。方案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余法官趁热打铁立即组织双方在村居共享法庭中以线上+线下的便捷方式签署22份调解协议。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让村集体拿出这笔钱,让调解协议转化为真金白银才是村民们最希望看到的。
案件调解后一周内,余法官电话联系村书记告知村集体务必先筹集这部分村民欠款,切不能再辜负村民的信任,村书记承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这笔款项给偿还了。在余法官一次次督促下,村集体如约在三个月内履行了涉案22份调解协议所确定的全部还款义务,陈老伯等人在足不出村的情况下终于拿到拖延16年的欠款。
开始没想找法院解决,觉得很麻烦,但是认识余法官后,经常一通电话她就跑来我们村里,一步也没让我们多走,她是真心在替我们考虑,我们也很相信她。结案后,法官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得到了涉案村民的一致认可。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瑞安法院通过共享法庭化解一桩16年的历史积案
记者:黄伟通讯员陈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