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5个多月,从泽连斯基一边求助美国,一边对普京撂狠话的行为来看,这场战争很可能会打到冬天。原本想配合北约拖垮俄罗斯的乌克兰,现在反而着急了,泽连斯基认为,一旦战争被拖到冬天,局势就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欧盟会面临能源危机。
相反的是,俄罗斯却丝毫不着急。普京的战术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拿下顿巴斯之后再考虑要不要进攻敖德萨、哈尔科夫和尼古拉耶夫。
7月28日,乌克兰总参谋部表示,俄军在顿涅茨克阿夫杰耶夫地区开火了,但乌军击退了俄军的攻势,过去两周,乌军控制了赫尔松州的3个定居点,乌军会继续在赫尔松反攻俄军。此前,乌军还用美国提供的火箭炮,对俄军的后勤补给线发起了攻击,对此,俄军倍感头疼。
随着时间推移,战争又出现了新的变数,普京与泽连斯基各有布局,又有3个新的动向值得注意。
动向一,俄罗斯亮出“新地图”。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有2位重量级人物让乌克兰倍感头疼,一个是亲赴前线指挥车臣军队作战、要求泽连斯基对普京道歉的卡德罗夫,一个是不断给乌克兰画下红线、对美欧发出警告的梅德韦杰夫。
与卡德罗夫和梅德韦杰夫相比,很多时候,普京显得更加冷静。
这一次,俄罗斯狠狠地给了乌克兰一个“下马威”。7月27日,梅德韦杰夫公布了新地图。在这张“乌克兰地图”里面,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克里米亚都不见了,全部被俄罗斯收入囊中。
这还不是最让乌克兰气愤的。原来,俄罗斯公布的地图里,乌克兰控制的领土只剩下了基辅及周边地区,乌克兰西部的7个地区都被波兰“吞并”了,乌克兰西南部的3个地区,也变成了匈牙利或罗马尼亚的一部分。
简而言之,与2014年之前的乌克兰不同,在俄罗斯公布的新地图里,乌克兰被一分为四,一部分成为了俄罗斯领土,一部分被划入了波兰版图,另一部分成为了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最后剩下来的那一部分,才是乌克兰的。
在这之前,梅德韦杰夫没少警告乌克兰,梅德韦杰夫认为,乌克兰的未来很可能是陷入四分五裂,而不是像基辅说的那样重新控制顿巴斯和克里米亚。梅德韦杰夫表示,美国试图惩罚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是危险的,有可能会危及人类。
梅德韦杰夫强调,俄罗斯必须变强,这样才能打消别国侵略俄罗斯的念头。
总的来说,俄罗斯亮出“新地图”的行为,可以说是“伤害不大,侮辱极强”。俄罗斯没少提醒乌克兰,称波兰很可能会趁火打劫、抢占乌克兰领土,但基辅不以为然。另一方面,对匈牙利倍感不满的乌克兰,还不忘谴责匈牙利想趁机掠夺乌克兰领土,匈牙利认为乌克兰是在一派胡言。
俄罗斯将莫斯科和基辅的猜测都列入了“新地图”,可以说是对于乌克兰的一种羞辱和讽刺,泽连斯基绝不会就此罢休。
问题在于,除了表示“抗议”之外,乌克兰又能做些什么?大部分时候,对普京撂狠话只是泽连斯基表示愤怒、鼓舞士气和对美国递交投名状的一种方式,实际行动上,乌克兰确实很“雷声大雨点小”。
且看泽连斯基接下来怎么出招吧。
动向二,俄军再次发起“斩首”行动,乌克兰旅长战死沙场。乌克兰媒体透露,在俄军的猛攻下,乌克兰第28独立机械化旅的指挥官古里亚耶夫,已经不幸阵亡,地点在尼古拉耶夫。至于古里亚耶夫旅长是怎样被俄军击杀的,乌克兰没有具体透露,暂时还是未知数。
更早些时候,俄军还对文尼察发射了4枚“口径”巡航导弹,将正在举行会谈的乌克兰军官给“一锅端”了,与会的还有美国军火商代表。俄军的直接攻击目标,恰好就是美国军火商代表和乌克兰军官所在的会议大厅。
这件事发生后,美国对尚未离开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再次发出了警告。经此一役,想必美国军火商会在乌克兰消停不少。
与3月和4月份那会儿相比,乌克兰战况的最大转变之一,就是俄军将领阵亡的人数减少了。
一开始,在北约提供情报和武器支持的情况下,不知所以然的俄军指挥官,经常会遭到乌军“斩首”,在乌克兰阵亡的俄军将领包括第8集团军、第41集团军的副司令。
当时,乌克兰经常会炫耀战果和“羞辱”俄军,但在当下,频繁发起“斩首”行动的却变成了俄军。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可能与普京临阵换将、俄罗斯提高警惕和格鲁乌主导情报战有关。如果俄军不了解乌克兰将领的行踪,即便拥有再精准的导弹,也很难做到一击必中。
战场局势风云突变,这句话真没说错,怎样避免“斩首”悲剧继续出现,是乌克兰军方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果乌克兰高级将领连续阵亡的话,乌军士气难免会受到影响,军事指挥也有可能会陷入混乱。
动向三,欧盟天然气告急,匈牙利和奥地利和德国唱反调。7月28日,奥地利总理内哈默表示,很多欧盟成员国都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奥地利认为,欧盟不可能停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当天,内哈默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了会晤。
欧尔班同样认为,与俄罗斯能源脱钩会得不偿失,匈牙利经济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因此不能加入针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
但德国和朔尔茨却有不同的看法。7月28日,德国副总理哈贝克表示,德国正面临着最严重的能源危机,因为俄罗斯大幅度减少天然气供应的原因,德国不得不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天然气,德国将在数年之内结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在天然气供不应求、冬天即将到来的情况下,朔尔茨和哈贝克选择了呼吁德国民众节省能源,以及储存天然气。俄罗斯曾喊话德国称,如果重启“北溪2号”,欧盟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就会得到满足,哈贝克却表示,重启“北溪2号”等同于对俄罗斯举白旗,德国不会这么做。
问题来了,即便德国能在几年之后和俄罗斯能源脱钩,但在2022年冬天,德国怎么办?
因为拒绝替美国利益买单、不愿承担生活成本上涨等原因,不少德国民众对朔尔茨倍感失望。还有7名德国市长选择了致信柏林,呼吁德国联邦政府重启“北溪2号”,但没有得到搭理。
不难看出,对德国和欧盟而言,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已经和欧盟出现了分歧,但欧盟领头羊德国却选择了“一条路走到底”。
等到冬天到来的时候,真正的变数就会出现。
山雨欲来风满楼,对德国而言,这个冬天估计不会好过,默克尔的一番苦心,很有可能会就此落空。接下来,且看朔尔茨会不会改变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