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宫内部,查尔斯·巴里爵士和奥古斯都·韦尔比·诺思莫尔·普金,1836—1868,伦敦
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具有革命意义的现象——从绘画领域到音乐领域,再到戏剧领域——浪漫主义扎根在启蒙主义时代的中心。
浪漫主义组成原则的制定起源于1770年至1780年的一个德国作家团体在哲学与文学领域的尝试,这个尝试就是所谓的“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意思是“暴风雨和攻击”:这个名字源于马克西米利安·克林格的一部戏剧的名称,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意识形态方案所表现的批判性内容。这个团体集中于反叛主流的启蒙主义文化,赞扬情感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个人特性是创造任何作品都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并不是指突然与现实间发生决裂,而是重新确立了让- 雅克·卢梭在18世纪中期提出的情感崇拜和自然的伟大神话,德国人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对这种情感崇拜和自然的伟大神话进行了发展。
该团体最初由约翰·哥特弗雷德·赫尔德、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和约翰·乔治·哈曼组成,之后也有其他知识分子加入,其中包括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冯·席勒。
在他们的理想观念中,艺术是非理性的,是运用创造性的观念来体现他们活动中的创新性。他们不像启蒙主义者那样,认为艺术是受理性控制的,相反,他们认为艺术是由一种内在自由推动着。这种内在自由能够挣脱法律和常规的束缚,但同时也能依靠主观美德,听从神的启示,遵循直觉和热情。实际上,他们勾勒出了一位反叛巨人的形象,一位和上帝对抗的超人形象。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将艺术看作绝对的创作自由的新观念产生了,这种观念拒绝规则和传统强加的限制,认为个人有权发挥想象力并根据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这种观念将在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中得到体现。
尽管“狂飙突进运动”的主人公为我们展现了新的生活视角,为激情迸发和个体的自发性开辟了道路,但他们仍不能被定义为浪漫主义者,特别是考虑到他们在艺术领域中所持的观点。他们的创作推崇的美的典范仍然符合古典准则,是古代作品或者继续遵循古代的这些完美和谐标准的现代作品。
仍然在德国,同为杂志《雅典娜神殿》撰稿的知识分子对古典主义提出了实质上的反对(《雅典娜神殿》在1798年由奥古斯都·施莱格尔和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兄弟二人创办)。路德维希·蒂克、弗里德里希·谢林和诺瓦利斯(弗里德里希·利奥波德·冯·哈登伯格的笔名)则成立了所谓的“耶拿团体”——取名源于施莱格尔所居住城市的名称。这些知识分子将自己的住所变成了最早的浪漫主义者的活动场所,不久后,认可这些文学和艺术领域新理念的其他朋友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在艺术领域中,他们在新古典美学的鼎盛时期远离了希腊和罗马的范本,如今想把艺术建立在非理性事物的表达、神秘主义、无穷感、无限感以及内在情感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可以在一部历史小说中找到类似的主张,比如《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这是德国诗人威廉·海因里希·瓦肯罗德于1797年出版的作品。这部小说表达了一种神秘主义观念,艺术被看作上帝的礼物,上帝将巨大的具有创造力的力量赐予人类;除此之外,小说的主人公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化的一种传统创作主题:社会中孤立的知识分子却是“艺术宗教”的解释者。
瓦肯罗德的作品开创了“艺术家小说”的文学类型,这是以艺术家形象为中心的小说,同类典型作品还有路德维希·蒂克的《弗朗茨·斯滕巴德漫游记》(1798)和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1801)。
在这些刚刚提到的重要事件发生时,许多艺术家——特别是法国和英国艺术家——已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前浪漫主义倾向。在“狂飙突进运动”取得巨大成功之前,与爱尔兰人埃德蒙·伯克于1756年发表的《论崇高与美的思想起源的哲学思考》类似的评论文章促使最活跃的一批人开始从浪漫主义的视角观察自然,进而出现了“体现崇高感的绘画”以及从景色中表现神秘主义的绘画方式,之后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又推动了这种神秘主义的发展。自然会用巨大的灾害或令人不安的景象使人类感到恐惧,人类因这些暴力表现而产生的精神状态被理论化为一种崇高感。伯克反对古典观念中将自然看作一种能赋予人类灵感的和谐的平静状态,温克尔曼关于古希腊的看法就属于这一种。伯克的评论在整个欧洲迅速传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贾科莫·莱奥帕尔迪藏有这篇评论的意大利语译本和年代久远的普塞乌多·朗吉努斯的《论崇高》的两个版本。贾科莫·莱奥帕尔迪从1826年开始翻译《论崇高》,这使他在崇高中找到了面向无限的紧张状态的推动力。
摘自《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
辉煌的艺术
〔意〕斯特凡诺·祖菲 主编
〔意〕伊拉里亚·奇塞利 等 著
周彬彬 译
上海三联书店 凤凰壹力
“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素材丰富,研究深刻,涉猎广泛,涵盖从史前到现当代、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从印象派到先锋派、从摄影到电影、从启蒙开化到宗教改革等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艺术变迁。各册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详述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勾勒出相应时期与流派的艺术发展过程。丛书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西方艺术史概览,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为“辉煌的艺术”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从细节入手,全面深入解读艺术作品,近300张高清大图,展示艺术之美,欣赏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
★ 在《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中,读者既能欣赏到威廉·透纳、弗朗西斯科·戈雅、泰奥多尔·籍里柯、欧仁·德拉克洛瓦等人的传世佳作,也能从中了解这些伟大人物在时代发展和艺术传承中发挥的作用。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涉及大量文学、历史、艺术知识,内容丰富,适合有一定知识积累的读者和文史爱好者。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结构清晰,穿插有佳作赏析、人物简介、技法与材料、概述等板块。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一书双封设计,裸脊锁线装订,人性化的装帧设计,提升阅读舒适感。
★ 《浪漫主义时代的艺术》一书从细节入手,全面深入解读艺术作品,近300张高清大图,展示艺术之美,欣赏引人入胜的艺术瑰宝。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意大利著名艺术史学者,曾任编辑与学术顾问等职,同时参与文化杂志、电台节目与纪录片的制作。先后出版著作六十余本,参与编写包括“天才艺术家系列”“西方美术家辞典”系列以及《古罗马艺术》等多部著作。尤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领域有大量畅销作品。
本册作者伊拉里亚·奇塞利等皆为意大利艺术及艺术史类专家、学者及研究者,曾参与出版多部艺术类著作。
译者简介
周彬彬,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本科。曾翻译书籍《全球艺术史2:当代艺术》和《梵蒂冈古墓》。
内容简介
浪漫主义艺术不是模仿古代雕刻、文艺复兴巨匠的模板,而是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它以各式各样的个性美代替唯一绝对的理想美。
本书是“辉煌的艺术”丛书中的一本,引进于意大利知名艺术类出版社。本书介绍了浪漫主义在欧洲的起源与发展、表现形式与特点,丰富详尽地展现了十九世纪初冲击欧洲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的全部本质。浪漫主义征服了所有的艺术领域并扩展到新世界,时至今日依旧影响巨大。读者既能欣赏到威廉·透纳、弗朗西斯科·戈雅、泰奥多尔·籍里柯、欧仁·德拉克洛瓦等人的传世佳作,也能从中了解这些伟大人物在时代发展和艺术传承中发挥的作用。本书素材丰富,书中章节分明,结构清晰,配有大量插图,通过权威的评论与解说,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及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和历史。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