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讯 从家中窗户坠落、手指卡在球形锁中、玻璃门咬人……暑假期间,天生充满好奇的熊孩子们连连遭遇险情。记者从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了解到,自5月以来,已接诊高坠患儿30多例。另外,温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近期收到的儿童类救助警情增多,主要是身体部位卡于孔洞、缝隙中。消防部门和医生共同发出提醒,广大家长在假期要特别留意孩子安全,不要让无自主行为能力的儿童离开家长视线,外出时请勿将儿童独自留在家中。
4岁男娃从4楼坠落
上周,一名4岁男娃爬出家中4楼窗户外,发生高坠。随后被120送到了温医大附二院。
接诊医生、儿童外科学科执行主任陈聪德说,检查发现,孩子出现肝脏、脾等多脏器挫伤。不过幸运的是,孩子从窗台掉落后摔在了草丛里,保住了一命。经过住院治疗,目前孩子已出院。
据了解,孩子在玩耍时,是因为好奇才爬出窗户,事发时家中父母都在,但是他们都在做各自的事情,一下子没注意,孩子就摔了出去。
陈聪德告诉记者,暑期孩子们在家中待的时间长,家长看管不周,高坠案例发生比平时要多。除了从窗户掉落,还有在家中楼梯上摔下来、或者是小宝宝从婴儿床上掉到地上。
手脚花式被卡现场
在永嘉,一名7岁的孩子突发奇想把自己的手指变成锁芯插入球形锁,不料被卡住。7月9日下午,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后,消防救援人员让孩子家人找来一条被子垫在孩子的手下面,并引导孩子把手放平,然后利用手持式切割机小心翼翼地对球形锁进行切割。在切割的过程中,其他消防救援人员不断向球形锁喷水同时利用消防救援服挡在孩子的前面,防止切割产生的热量与火星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很快,消防救援人员就在球形锁上切开一道口子,随后又利用钳子把球形锁破开,最终成功把孩子的手指救了出来。
在乐清柳市,一名4岁半的小朋友右手腕被门夹住,动弹不得。到达现场后,消防员立即用自己的衣服、帽子保护小朋友头部和身体,防止在施救过程中被玻璃刺伤,利用扩张钳和铁锹棍撑开门缝,将小朋友的手安全拿出来。
案例提醒
意外通常发生在视线离开的几秒内
专家提醒,家长在带娃时,不要将视线离开孩子,几秒钟也不行。以乐清柳市小孩手腕被门夹住的事故为例,原因就是由于家长粗心大意顾自走在前面打电话,导致小孩手被门夹。从意外事故来看,通常就发生在家长视线离开的几秒内。
另外,儿童对一些缝隙、孔洞等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地方特别有好奇心,缺乏安全意识。家长要加强安全教育,同时做好防护,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家庭环境,在阳台、门窗、楼梯处应安装保护装置。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阳台上堆放凳子、箱子等物品,防止孩子借此攀爬上阳台。教育孩子不要盲目模仿影视剧、动画片中的飞天遁地的形象,告诉孩子我们真的不会飞。
一旦孩子发生高坠,家长需要学会判断情况。如果情况危急,除了拨打120外,还要第一时间进行心脏按压。高坠最容易发生脊柱、四肢骨折,因此家长不要移动孩子,在原地等待120急救人员到达。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高坠、手脚被卡……熊孩子意外频发
放暑假,安全不能放假
记者:孙余丹通讯员潘柏松黄亦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