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走进泉州校园,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泉州,手艺,生机

资讯 8个月前 wzxxw
1.1K 0 0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李淑媚 文/图

日前,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在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举行,“火鼎公婆”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润珠和泉州珠绣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克忍受聘成为该校讲师,今后,学校教师将与她们一同将非遗文化引进日常教学、融入校园文化,更好地实现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

“火鼎公婆”进校园

150多名学生“出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泉中职校积极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2015年,学校成立“火鼎公婆”研习所,并邀请传承人吴润珠来教学。今年6月,该研习所被正式授为泉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也是为数不多的校园非遗传习所。

吴润珠从14岁开始学习表演,已扮演了40年的“火鼎婆”,“这些年来,我每年参加的演出不下50场。”

非遗走进泉州校园,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泉州,手艺,生机吴润珠扮演“火鼎婆”

吴润珠说,随着年纪渐长,自己逐步将重心转移到技艺传承中,“学习火鼎公婆表演需要一定的舞蹈基础,泉中职校的学前教育幼儿保育方向的学生就非常适合。”在吴润珠和学校的努力下,“火鼎公婆”焕发出新活力。7年来,研习所已有150多名学生顺利“出师”,他们毕业后大部分前往幼儿园任教,又让更多孩子接触了解这项非遗技艺,这令吴润珠倍感自豪和欣慰。

非遗走进泉州校园,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泉州,手艺,生机吴润珠在课上教授“火鼎公婆”舞蹈步法

成立珠绣研习所

迸发创意新活力

为了让非遗之花进一步在校园盛开,2018年,泉中职校又邀请省级非遗项目“泉州珠绣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克忍来校开课,正式成立珠绣研习所,授课内容以珠绣为主,同步教授金苍绣技艺。珠绣更考验动手能力,因此研习所主要招收该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

教授过程中,陈克忍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融合。“学艺先学德。”陈克忍表示,她不仅要传授绣法技艺,更要让学生们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

2017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杨洋是研习所第一批学生,“接触珠绣课程后,点燃了我对这项技艺的热情与喜爱,也为我的职业道路指明了方向 。”杨洋说。毕 业后,他继续跟随陈克忍学习珠绣技艺,并把技艺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作品上,创作了具有珠绣、金苍绣特色的“胸针”“手机包”等作品。

“我们整理了相关非遗文化资源,通过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开设非遗主题公开课等方式,使非遗课程体系化、模块化、标准化、可视化和可传播化。”该校舞蹈讲师谢枚珍介绍,他们积极配合非遗传承人,让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拓宽多元发展新天地,达到以乐促智、以技促能的整体效果。

编辑:潘泽彦

实习生:廖莉梅

版权声明:wzxxw 发表于 2022年8月2日 02:36。
转载请注明:非遗走进泉州校园,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泉州,手艺,生机 | 温州信息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