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喜剧》从这里开始。(但丁语)
意大利民族最伟大的诗人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位诗人。《神曲》(Divina Commedia)是但丁在被流放期间所作长诗。诗中,35岁的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领之下开始了一次精神蜕变、灵魂救赎之旅。在维吉尔的带领之下,但丁首先进入地狱游历。
▲壁画《冥河一景》(1684)
意大利晚期巴洛克画家卢卡·焦尔达诺 作
现藏于佛罗伦萨美第奇-里卡迪宫
在犯邪淫罪者受罚的地狱第二层,但丁遇到了正在受着“飙刑”的弗兰奇思嘉和保罗。听完弗兰奇思嘉亡灵的哭诉,但丁无限悲悯,以至于“突然像死尸一般倒下了”。等他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地狱第三层,这里永远下着墨色的冷雨和发臭的大冰雹,生前因放纵食欲而犯了暴饮暴食罪(Gula)的饕餮者的亡灵在这里受苦。
▲铜版画《七宗罪之“暴食”》(约1600年)
荷兰版画家马塔姆(J. Matham,1571 – 1631)作
现藏于萨尔茨堡大学图书馆
守在这里的怪兽叫刻耳柏洛斯(Cerberus),它在希腊神话中是冥王哈德斯的猛犬,负责看守冥界大门,亡灵只许进不许出,任何想从阴间出来的人,无论是活人还是阴魂,都得过刻耳柏洛斯这一关。最早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刻耳柏洛斯长着50个脑袋,后来简化成了3个狗头,因此也被称为“地狱三头犬”。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伟功之一就是活捉过刻耳柏洛斯,把它从阴间带回阳间遛了一圈又送回了阴间。
▲古罗马大理石雕塑《冥王哈德斯与刻耳柏洛斯》(公元180年)
现藏于克里特考古博物馆
在但丁《神曲》描写的地狱第三层,肮脏可怕的刻耳柏洛斯一边冲着亡灵狂吠,一边抓住它们,并把它们剥皮撕烂。在但丁笔下,恶魔刻耳柏洛斯就是贪吃的象征。正当这只地狱三头犬向但丁张开三张血盆大口之时,导师维吉尔及时地往狗嘴里扔了一把泥土,他知道刻耳柏洛斯贪嘴不择食,于是恶魔终于嚼着泥土安静下来。
▲水彩画《地狱第三层——维吉尔往刻耳柏洛斯嘴里扔土》(1824-1827)
英国浪漫主义版画家威廉·布莱克 作
现藏于墨尔本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阴魂们和冷雨臭水混成一片污秽的泥沼,但丁和维吉尔从饕餮亡灵们的身上踩过。此时但丁又遇到了一个老乡——佛罗伦萨人恰科(Ciacco),二人对于自己的故乡——那个“装满了忌妒、因黑白两党长期斗争而分裂混乱的”佛罗伦萨城一番感叹。当但丁向恰科打听,其他佛罗伦萨人死后都去了哪里的时候,恰克告诉但丁,他们是在更黑的灵魂中,不同的罪恶把他们坠得向地狱的底层沉沦下去了。
▲《地狱第三层》(1587)
十六世纪佛罗伦萨画家斯特拉达努斯 作
告别了老乡恰科,但丁在维吉尔的引领之下继续往下走,去往第四层地狱。在地狱第四层二位诗人又遇到了哪个魔鬼呢?请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