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
可可托海边防连
一支特殊的巡逻队伍整齐列队
队伍中
除了该连的新战友外
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
30多年间搜集了3000余件红色藏品的
可可托海“淘宝人”
今天他将带领新同志们
踏上一条特殊的“红色巡逻路”
一起去看看
巴哈提别克是一名退伍老兵,驻地军民亲切地称呼他为巴老师。“看到这群新同志,仿佛像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们都是可可托海的新生力量,希望今天的这趟巡逻,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巴老师说道。
尕斯灯、防尘口罩、背背篓……在巴哈提别克的带领下,官兵们首先走进位于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的“巴老师工作室”,这是学院专门为巴哈提别克开设的工作室,里面琳琅满目地陈放着他多方辗转搜集来的红色藏品。
▲踏上“红色巡逻”之旅
“这些老物件,见证了老一辈可可托海人为祖国崛起而隐姓埋名奋斗的历史,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可可托海人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精神。”眼前的一件件老物件和一幅幅老照片,凝结着巴哈提别克30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心血。为了搜集这些蕴藏着宝贵精神的老物件,他的足迹踏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走过了天山南北。
可可托海最宝贵的是海蓝宝石,比海蓝更贵重的是可可托海精神。听着巴老师对眼前一件件斑驳老物件的讲解,官兵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触摸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记忆,走进了老一辈国防建设者的精神世界,心中已有了对可可托海精神的直观感悟。
▲参观“巴老师工作室”
沿着当年先辈走过的足迹,大家来到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间陈列馆展出的展品中,有百分之六十是巴哈提别克捐献的。官兵们整齐列队,穿过展品间的回廊,缓缓前行,追寻前辈的足迹。
“这些老物件不属于我个人,它们是属于国家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矿二代’,除了传承好可可托海精神,也要弘扬好可可托海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巴哈提别克说道。
▲参观“三号矿坑”
新战友们来到“三号矿坑”前认真聆听讲解,大家的思绪穿过时空界限,回到了60年前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这位特殊的老兵带领新战友们,走进矿坑、穿过矿洞,零距离、沉浸式感悟革命先辈的责任与精神。
“外面暑气熏蒸,幽暗的矿洞里却依然寒气袭人,难以想象当年老一辈可可托海人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采矿时的场景。今天的‘红色巡逻路’让我切身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捍卫国家尊严,不怕艰苦、牺牲奉献的家国情怀,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边疆、卫国戍边的信心。”走出矿洞后,新战友秦昭煜深有感触地说。
▲举行宣誓仪式
据了解,该连建连以来,每逢新兵下连、老兵退伍等重大节日,连队都会组织官兵参观驻地红色教育基地,让大家铭记党的历史,牢记党的宗旨,进一步坚定信念筑牢军魂,用实际行动践行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铮铮誓言。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蓝天下、“功勋矿坑”前,新战友们庄严宣誓,铿锵豪迈的誓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边陲小镇上空……
▌作者丨王佳佳、王杰、杨云龙、石梦壮、江中银
温馨提醒
欲了解下一步“喀喇昆仑卫士”宣传要点提示
请登录军区党委机关网“通知公告”栏目查阅
总监制:豆恩社
监 制:孙 健
总编辑:郭发海
值班编辑:萨妮娅、潘星宇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