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医者又是艺术你!纪念诸乐3诞辰一二零周年艺术展在京展出-医者,又是,诞辰

资讯 8个月前 wzxxw
1K 0 0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广燕

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诸乐三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既是一位医者,又是一位熔诗书画印于一炉的大家,更是执教超过一甲子的名师,桃李遍天下。为纪念诸乐三诞辰一百二十周年,8月6日,“艺者仁心——纪念诸乐三诞辰120周年艺术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共汇集了诸乐三作品九十余件,从诗画、书法、篆刻、教学四个角度,全面回顾诸乐三的创作经历和艺术人生。

师从吴昌硕

诗书画印四领域博雅兼通

诸乐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三,浙江安吉人。自幼酷爱传统艺术,后赴沪求学,师从吴昌硕。在诸乐三的艺术生涯中,恩师吴昌硕是其绕不过的一个重要坐标,“乐三”其名便出自恩师的建议,源自孔夫子“益者三乐”:“作人之乐、诗书画事之乐、篆刻之乐”。诸乐三十八岁入住吴府,朝夕学艺七年,年轻时就得恩师“乐三得我神韵”的赞赏,更用其一生将吴派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此次展览以丰富藏品充分展现了诸乐三熔诗书画印为一炉的艺术成就。诸乐三的绘画注重诗情画意,他的绘画作品上多有题画诗,诗意与画境相得益彰,意蕴横生。如作品《棉花》突破传统文人画题材,描绘了“花开吉贝白茸茸,闪烁银光耀碧空”的意趣。诸乐三对楷、行、草、隶等各体有全面的研究,尤以篆书和甲骨文更具个人风貌。诸乐三研究篆书时间最长,初学邓石如、吴大澂,后追随吴昌硕精研石鼓文,并用篆法书写甲骨文,实现艺术的再创造。

既是医者又是艺术你!纪念诸乐3诞辰一二零周年艺术展在京展出-医者,又是,诞辰

在诗书画印四个领域中,诸乐三先生尤以篆刻突出。他秉持“印外求印”的治印理念,将自己对书法的深刻体会融于篆刻。展览展出的《百花齐放》等篆刻作品,展现了他对于做学问讲求不同领域的“会通”的主张。“没有书法的修养在金石篆刻中就不会有墨气;反过来,在书画上,如没有金石篆刻的实践经验,书画上就不会产生古拙的金石气息。它们四者之间,是触类旁通的。”

开创篆刻学

从教一甲子桃李遍天下

自1922年任教于上海美专算起,诸乐三先生从教的时间足足超过一甲子,他先后任教于上海美专、新华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教授过花鸟、书法篆刻、古文、画论、诗词题跋等多种课程,与潘天寿、吴茀之共同被誉为“浙美国画三老”。展览中展出的一幅《兰石牡丹白头竹叶》,就是由三老共同绘制的,款识中写道,“天寿画兰石,茀之补牡丹白头,乐三添竹并记。五八年处暑。”

诸乐三对现当代艺术院校篆刻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贡献,他参与起草了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本科书法篆刻专业的教学大纲,让这门传统师徒相授的艺术形式在现代教学课堂得以实践;他力在书法教学中建立博雅兼通的学术体系,培养出具备会通与思辨能力的学子。更以年近八十岁的高龄,于浙江美院开启书法篆刻研究生教育,为中国教育史开辟新的篇章。

此次在展厅的二层,北京画院还特别制作了一个诸乐三的教育年表,不但展示他教学60载的重要贡献、专业著作,还通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珍贵信件,揭秘了他与潘天寿、黄宾虹、吴茀之的艺术交往。

艺者亦医者

相通的仁心与风骨

除了艺术与教学,诸乐三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中医,他早年曾入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行医问诊于中医院,从医时间整整二十三年,从医与从艺几乎贯穿于他的人生。

恩师吴昌硕曾赠给诸乐三一首诗:“何药能医国,踌躇见性真,后天扶气脉,本草识君臣。鹤鹿有源水,沪江无尽春,霜红寻到否,期尔一流人。”“霜红”是指清代的傅山,他不但博通经史,善于书画,还非常精通于医术。纵观诸乐三的一生,他不但完成了恩师的期待,还将其不断内化与修炼,在艺术史上留下了一位独一无二的诸乐三。

本次展览将在北京展出至9月18日,随后还将在诸乐三家乡浙江省安吉县以及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展出。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