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非遗在社区”,浙江温州何以可为?

资讯 8个月前 wzxxw
1.1K 0 0

8月3日—5日,非遗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等全国非遗在社区八个试点城市的文旅部门相关人员,共同交流探索非遗在社区的模式和路径。

这场全国的非遗在社区经验交流活动为何在温州举行?

先行先试筑牢非遗主阵地

据了解,温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素有百工之乡戏曲故里等美誉,孕育了多元开放、富有特色的瓯越文化和人文精神。目前,温州市共有人类非遗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国家级传承人37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传承人230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9项、市级传承人933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之丰富,全国罕见。

新华网:“非遗在社区”,浙江温州何以可为?

非遗在社区全国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现场。朱建波摄

近年来,温州非遗保护工作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共建共享共富有为导向,积极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保护。2017年,温州市率全国之先开展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以此来增强非遗传承活力,满足城镇居民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在积累试点经验后,温州鼓励各地综合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因地制宜创建非遗在社区示范点。2020年10月,温州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全国八个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之一,让温州非遗落地生根,呈现勃勃生机。

2021年,温州非遗在社区工作在全市12个县(市、区)全面推行,鼓励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志愿者入驻非遗在社区示范点,积极探索非遗公共服务新空间。

彰显特色营造非遗生态圈

温州在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方面有哪些经验?

2021年,温州市创新推出非遗在社区公共服务新品牌——瓯越非遗百家坊,并出台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三年时间,优选百个以上非遗项目,在百个以上社区入驻百名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万场以上活动。

新华网:“非遗在社区”,浙江温州何以可为?

温州市非遗百家坊(南戏)揭牌仪式。温州市非遗中心供图

一年多来,非遗百家坊已真正体现出了温州非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生态——

凭借戏曲故里的底蕴,用好永昆、瓯剧等15个省级以上地方传统戏曲项目,温州打造了系列社区戏曲大舞台;

凭借南宋三大医派之一——永嘉医派的品牌优势,温州打造南塘中医药一条街;

凭借中国龙舟名城和第19届亚运龙舟赛举办地资源优势,温州打造瓯海龙舟文化公园;

凭借举办全国曲艺展演周的时机,温州完善了社区词场建设……

目前,仅温州城区就有30余家各种类型的瓯越非遗百家坊,成为温州继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之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凸显非遗特色,营造内涵丰富的社区非遗生态圈,让非遗真正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新华网:“非遗在社区”,浙江温州何以可为?

国家级非遗——温州发绣进校园。温州市非遗中心供图

此外,为进一步拓展非遗生态圈,让非遗更多地走入年轻人的视野,温州还深入实施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根据不同院校的不同特点,分别在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置了非遗专业9个、非遗资源课程21个、非遗实践基地27个,出版非遗专业教材30余本,并与教育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意见》,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

据悉,接下来,温州市将继续深化非遗在社区工作,实现非遗在社区向在景区、在街区、在园区、在校区、在侨区的全面传承传播,打响瓯越非遗百家坊主品牌,实现公共文化空间新突破。(朱建波胡俊)

版权声明:wzxxw 发表于 2022年8月8日 19:12。
转载请注明:新华网:“非遗在社区”,浙江温州何以可为? | 温州信息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