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岩山矗立古庙到陡门古道途中的潘垟村附近,应该是村居之东偏南侧叠嶂山脊,虽不在永嘉楠溪江景区开发范围之内,但野趣天生,岩壁陡立,流纹延绕,峰嶂层叠,似断非断,秀奇险峻的火山岩地貌景观,仍属于楠溪江风景范畴,秉承着楠溪山崖的特质。当地流传民谣“影影空岩山,对峙龟蛇山,雷响硐下山,水推峙口滩”,可以引发驴者许多想象。








初入此段山道,野径田间绕,平缓连接曲拐,甚适安履。清心徐步行,缓缓呼吸山野气息,静静陶醉田园氛围,山居风光养眼更兼怡性,感觉很是舒心。路右朝南侧,山地里农作物已经收割,显露出田埂率真天性,该曲就曲,当拐则拐,绝不受横平竖直规整限制。






百裂岩,也有称雌岩的,相对高度160米,长200米,岩顶海拔692米,因岩体表面多裂隙而得百裂之名。远观其形,蹲踞高岗之顶,犹如一扇大屏风矗在陡门村东南角,气势相当雄伟壮观,村民习惯呼作百两岩。这其间有故事,传说村中富户陈祉元家拥良田众多,岁纳田粮纹银应九十九两,为多纳税贡献朝廷,就把百裂岩当作自家田亩数凑足税银百两,从此百裂岩更名百两岩。





















就吾思维而言,既然以空岩称山,顾名思义应该岩崖之中有空心,甚至内藏玄机有洞府,至少起码是巨石相叠架空而多石缝相衔接若洞,总之不会是毫无孔隙的坚实。谁知山上岩石并非想象状态,梆梆地硬朗,坚实浑然一体,表面粗粝多短棱,并无虚空之态。好奇这名号难道空穴来风?带着疑惑顺岩崖石根贴壁行,时不时拿块碎石子轻轻敲击岩壁,尔后附耳去倾听是否有空洞回声传来,惹驴伴笑吾痴颠。


磨磨蹭蹭到达山岩缺口。山脊岩石在这里形成凹陷,一面临绝壁深宕,另一面坡陡草密,皆不挡山脊两边视线,四周群山跌宕起伏尽收眼底。南面有奇峰孤兀耸拔、重峦叠嶂连绵;东望陡门鸭洞、百两岩、鸡冠岩、鹰嘴岩诸峰竞奇斗绝;西侧山谷里潘垟山村遗世仙居般,零散小屋犹如种在梯田里,被田埂优美曲线一圈圈环绕,让人心生向往的静谧村落;东北面有仙磕山、仙人镜和玉池等景观,皆天成神工。


下行可不容易,於灌枝密集丛,收缩身姿猫腰穿行;在岩崖陡峭壁,手攀脚踮缓慢猿走;陡急处放绳借力,揣着小心步步为营,总算有惊无险踏足柱石根基附近。再观柱石已需仰视,全然另一番感受,纤细身姿长成粗壮雄浑,两端微微收缩,直觉着威仪加身,顶天立地於崖前。身旁崖岩边缘弧形弯曲,岩表面嶙峋样子让吾联想到西部荒凉地区饱经寒暑剥蚀的岩体,凄凉而不失豪壮气节,令人不得不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