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鹿萱)近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创新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为身处上海的某科技公司提供便利,以线上签署网络司法拍卖成交确认书、缴纳拍卖款替代传统线下现场办理模式,高效推进两项发明专利流转、变现,让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发展。
2019年以来,浙江某科技公司因融资需求陆续向温州某银行贷款,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提供名下与房屋安全防范有关的两项发明专利质押,并办理专利质押登记手续。而后,该科技公司因无法偿还贷款产生诉争,案件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据悉,科技公司目前已停止经营,其他被执行人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区别于房产、汽车等有形财产,涉案两项发明专利属于无形资产,变现程序复杂。
为疏通执行难点、堵点,执行干警多次发函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涉案发明专利的权属、许可范围、著录项目变更等细节。排除使用许可、竞买资质、权利瑕疵等风险后,鹿城区法院启动网络司法拍卖程序,在拍卖公告中醒目介绍专利详情,释明法律后果确保公众知情权。
6月8日,涉案两项发明专利第一次拍卖,共有28人报名竞拍,7597次围观,竞买出价396次,最终分别以50000元、24600元成交,其中一项发明专利溢价22.8倍,由上海某科技公司竞得。
为早日让两项发明专利活起来发挥效用,鹿城区法院采用线上确认方式,核实买受人身份、送达拍卖成交确认书等,整个过程仅6分钟。
这种方式高效便捷,没想到这么多人热衷知识产权。作为申请执行人,温州某银行感谢法院高效将知识产权变成真金白银。
鹿城区法院介绍,网络司法拍卖处置知识产权,盘活知识产权流通运转,实现从智产到资产的经济效益,优化知识产权司法服务保障,根据知识产权特有的财产属性,探索总结新的执行权益实现路径。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