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的数学之奇妙的蜂窝构造科普活动走进马鞍池小学。倪媛媛摄
温州信息网讯推出校园科普科创系列活动、打造出科学素养系列校本课程、制定科普服务进校园活动月清单……今年以来,鹿城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科普资源优势,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科普活动与载体,精准助力双减提质增效,加快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步伐。
据悉,今年鹿城区围绕科普助力双减,已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家、首批省级院士科普基地1家、省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家,获批中国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1家,累计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252场,青少年参与8.5万余人次。
课程体系化 活动定制化
日前,一场生活中的数学之奇妙的蜂窝构造科普活动走进马鞍池小学,同学们一边听取科普志愿者介绍数学与蜂窝构造关系,一边手工制作蜂窝构造的纸艺作品,在互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
这只是我们根据学校、师生、家长等各方意见,调动社会力量,量身定制科普进校园活动中的一节主题课。鹿城区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落地,深化校社共建,精心设计活动主题,重磅推出校园科普科创等九大系列活动,将课本知识点、社会热点及鹿城产业探索等深植活动全程,融入式打造鞋艺小镇等工业科创路线10条,全年定制青少年科普宣教、研学活动50场。
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覆盖广泛的青少年科普课程和阵地是助力双减精准落地的关键。为此,鹿城区科协联合该区教育局、关工委等单位,牵线发动15个社区村(基地)同学校合作,打造科学素养系列校本课程,为青少年提供非遗体验、武术培训、航模制作等素质类服务150余场。整合吸纳在温高校和名师等资源,完善科普志愿服务讲师团,打造贯穿青少年成长周期的科普课程体系,现已设立科学实验室进校园低碳伴我成长点亮好奇心等系列科普课程,丰富校园拓展性课后服务。
科学软教育 科普硬阵地
鹿城区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学校科学课程软教育与科普场馆硬阵地相结合是鹿城探索科普赋能双减提质增效一大亮点。2021年该区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区以来,已打造校园科普实验室、校园贝螺科普馆等特色科普阵地10余家,发动辖区内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拓展校内课后服务精品课程,开放增设眼健康科普馆、浙农生态农庄等特色场馆及基地,推出国防、科技、农耕体验等特色公益活动300多场,惠及3万余人次。
同时,以群团助力双减平台为牵引,以月为单位提前征集学校、基层科普活动需求,每月制定科普服务进社区、学校活动清单,通过你点课我买单形式,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中医药科普嘉年华、科学小实验等拓展学习,开展寻访剪纸、米塑、瓯窑等传统技艺和贴合生活的科普学习,邀请国家级科学家为孩子们启蒙科学思想,鼓励青少年开展科学构思、实验设计与演讲展示。
针对双减政策下产生的亲子沟通、家庭科学实践等需求,鹿城区科协联合温医大附属康宁医院、市科技馆、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乐社工等单位,共同打造心理微课家庭实验室亲子科普研学活动品牌,将亲子心理健康知识以互动体验、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授给青少年及亲子家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80余场,学生、家长好评率100%。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鹿城区加快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科普赋能双减提质增效
记者:倪媛媛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