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讯仲夏时节,草木繁盛。沿着山路拾级而上,穿过一片夹道的碧竹后,眼前豁然开朗——山坳的缓坡上,一座座古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门前屋后,是连片的田地。田间的豆角、青菜长出一簇簇嫩叶,在细雨中青翠欲滴,路旁的芭蕉、绣球花正开得热烈。一位老农头戴斗笠,把锄头扛在肩上,从田埂上走来……
在徐岙底,时光仿佛停留在几百年前,但生活已经悄然改变。这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在荒芜了近20年后开启了未来乡村的全新探索。过去四年里,原住民、新乡民和游客在这里携手共建共益,古村落焕发出共荣共生的勃勃生机。
古村换新貌,演绎幸福三重奏
徐岙底自然村位于泰顺县筱村镇徐岙村,拥有完整的古村落建筑群,曾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以来,当地的吴氏家族在这片山坳里生活了近800年。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们陆续在山脚下盖起砖瓦房,从住了几辈人的老房子里搬出来。徐岙村党总支书记吴宏图介绍,山坳上的古村如今还有38座院落,大多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以木结构、石头墙或土坯墙为主,过去曾住了200多户村民。
2018年,泰顺县政府和墟里(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墟里·徐岙底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项目,计划总投资1.35亿元,由墟里团队担任整村运营方,对传统村落进行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利用、古法技艺开发等。
当墟里团队进驻时,还有10多位老人住在古村内。我们在各地寻访了大量古村落,徐岙底的出现让我们最终做出了选择。墟里团队负责人谢怿雪说,这里的房顶还有炊烟升起,村民们仍像祖辈一样在田间四季劳作,每年‘六月六’禳神节、‘七月半’祭祖、元宵福宴,依旧是当地村民重视的传统节日。在谢怿雪看来,徐岙底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生活方式,正是她一直在寻找的活的乡村。
古村落改造中,为了最大限度保留其风貌,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平衡,墟里团队和浙江省古建院、德国归国建筑师团队、北京多相工作室等合作与探索,将前沿的建筑技术创新应用于传统建筑改造,同时还邀请当地传统工匠共同参与古建修复。
四年前的泰顺,文旅开发竞争还不激烈。这也让我们得以更从容地营造理想中的未来乡村,不必去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效益。谢怿雪说,一边修复一边运营,四年时间他们陆续开发了10多幢古建筑,目前已开放运营红粬展馆、红粬工坊、旅居民宿、公益儿童绘本室、草木染工作室、食物工坊、茶书房、供销社等,古村新貌初显。
在冷寂了近20年后,徐岙底又迎来了袅袅不绝的人间烟火气。徐岙底古村拥有‘活的山水’‘活的文化’‘活的产业’,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筱村镇党委委员林伟波介绍,2020年10月,知名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携吴京、谢楠夫妇,于谦、白慧明夫妇,何猷君、奚梦瑶夫妇进驻徐岙底,在当地取景拍摄。节目播出后三个月有2万多游客前来观光,生动演绎古村落活态保护助推旅游全景、全时、全域乐享的幸福三重奏。
收益实打实,租金分红就业创业促共富
阿图,我家那幢老厝(老房子)什么时候能开始改造?几天前,村民吴老伯在村委会楼下遇到吴宏图,又提了这个问题。就在两年前,吴老伯还曾是古村修缮开发的反对派。
吴老伯在山坳上的老屋住了大半辈子,对古村怀有深切的感情。租期很久,以后可能没机会再回去住了,我有点舍不得,也担心这家公司是不是有能力维护好这些老房子。吴老伯说,在看到最初几幢老屋的改造效果后,他逐渐打消了顾虑,房子没有人住了,一天天地会破败下去,小修小补不顶用,大修我又负担不起。
除了每年能收到租金外,村集体和房东还能获得项目运营分红,同时房屋还获得了专业团队修缮管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吴宏图说,运营方每年付给村民租金70多万元,未来还将逐步上调。此外古村运营收入的10%作为村集体和房东们的分红。
徐岙底的蝶变还给当地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当地村民已接连开出多家民宿、农家乐。根植乡土、回馈乡村是我们一直践行的理念,我们有10多位同事是当地村民。谢怿雪说,墟里民宿的多数客户服务也优先从本地采购,如来自山野的新鲜果蔬,当地阿姨制作的特色美食,村民的舞狮、木偶戏演出。
墟里刚进驻时,还有60多户村民没有签约。吴宏图说,实实在在的收益和古村面貌的变化很快让大家转变了观念,在镇政府和村里干部耐心细致地政策解释和沟通下,200多户村民现在仅剩4户还没签约,签约率从当初的70%增加到了98%。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强村富民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泰顺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徐岙底建设发展。徐岙村下一步将实施总投资1500万元的整村风貌提升工程,带动古村落进一步蝶变。林伟波说,筱村镇将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未来乡村建设的要求,全力探索和打造未来乡村的徐岙底样板。
蓝图已绘就,一片宜居宜业未来桃花源
随着《幸福三重奏》节目及多部电影相继前来取景拍摄,徐岙底在国内民宿圈已颇具名气,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我们现在只有9幢民宿,但以后不准备再新增了。谢怿雪说,她不希望徐岙底只是一个民宿村,成为网红打卡地,而是赋予它更多的普适性和公共性的价值。
根据墟里的规划,徐岙底的38幢古民居将划分为四个区,除了民宿区外还将着重营造新乡民生活区、生活方式类集群和公共配套区,以此营造一个更宜居宜业的未来桃花源。
墟里进驻后,没有迁走任何原本住在这里的老人,而是通过修缮为他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保持古村的烟火气,谢怿雪将整个团队迁到了村里,在这里办公、居住,她本人也带着孩子在古村生活了三年。在墟里的邀请下,一批新乡民陆续来到徐岙底,选择在这里定居、创业。
徐岙底的顶头厝在今年初被改造成为茶书房,迎来了担任主理人的新乡民邵程凯。顶头厝是村里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民居,因其坐落位置最高而得名,第一眼看到我就喜欢上了这里,决定留下成为徐岙底的新乡民。邵程凯长期从事民宿行业,是一名乡村生活发烧友,他对墟里倡导的未来乡村理念十分认同,这会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事业,但我认为非常有意义,参与其中更多是出于理想主义色彩。
不久前,徐岙底古村发出墟里·全球新乡民招募,邀请有志于乡村建设者参与徐岙底共建计划。这批新乡民名额只有12个,目前我们已经收到168份申请,有多位新乡民在实地考察后初步确定了进驻意向。谢怿雪说,即将实施建设的新乡民生活区将成为新乡民的居所+工作室,为建筑、艺术、设计、工艺、园艺、文字、影像、自媒体等领域从业者提供在乡村生活和创业的新模式,我们希望和新乡民、原住民一同探索、实践理想中的中国式乡村生活,把徐岙底打造成为一个在生态、文化、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乡村。
专家论未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德胤
感受传统之美,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古村落保护开发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受到关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好商业利益、村民权益、古建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一直是个难题。
传统的整村开发多为买断式的,切断了原住民和古村的联系。在徐岙底,墟里团队和村民建立的则是共建共享的关系。村民仍然保留对老房子的产权,而墟里负责整体的规划运营,双方协力推动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共享古村落发展的红利。
通过和村民良好互动,当地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得以完整地保留传承。在徐岙底,我们能够看到延续了数百年的六月六禳神节每年仍在举办,乌衣红粬等非遗传承被更多人理解,古老的提线木偶迎来了许多远道而来的观众。
在这些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当地村民们还是继续起到了重要的主体作用,各司其职延续他们古老的集体记忆。徐岙底的开发兼顾了古老建筑和传统文化两个层面,让这座古村落变得更富有活力和魅力。
尤为可贵的是,徐岙底不是一座民宿村,而是一项小而完整的综合性社区体系,同时又能够通过良善商业实现可持续性运作。基于这样的设计,徐岙底还在吸引更多年轻人扎根乡村,以新乡民的身份参与未来乡村探索和建设。这是一条具有开创性的道路,徐岙底的未来令人充满期待。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泰顺徐岙底打造生态、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乡村,探索实践理想乡村生活
一座800岁古村落一片未来桃花源
记者:谢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