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讯 7月5日,县委书记张本锋、县长曾仁海带队深入桥墩镇下垟村、莒溪镇大峨村,召开全县看不见垃圾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检验环境整治成果,激励各地对标比学、久久为功,掀起干群齐心、全民参与推进环境整治的新热潮。县领导林森森、叶小剑、蔡永杰、朱植丰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考察了下垟村,该村依托党建+文明模式,创新三增、三减、三机制工作法(即增合力、增颜值、增共识,减乱象、减陋习、减返潮,网格管理长效机制、互比互看奖惩机制、美丽田园公约机制),打造文明星期一载体,以全民清洁日为突破口,将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花园式的美丽乡村。考察团纷纷为下垟村的环境面貌点赞,更为该村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推动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点赞。在山清水秀的大峨村,群众自主打造的美丽庭院吸引了考察团的目光,而精致的小菜园通过认种方式,促进村民增收,让美丽田园不仅有看头,更有赚头,大家对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做法表示赞赏。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看不见垃圾环境整治工作专题片,与会县领导分别为洁净乡镇十佳整洁村社脏乱村社授牌。莒溪镇、桥墩镇下垟村作典型发言,沿浦镇、灵溪镇双鹤村作表态发言。会议还就今年看不见垃圾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张本锋指出
环境整治与村集体经济、老百姓增收、地方的知名度息息相关,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看不见垃圾,必须要看得见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全民参与,决不能干部在干、群众在看,必须打人民战争。要突出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门前五包、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带头创建美丽庭院,示范引领居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要创新参与机制,注重以文化人,以美丽庭院创建为载体,把环境整治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选树先进典型,稳步构建生活新风尚。

张本锋强调
看不见垃圾,必须要看得见闭环管理、常态长效的治理链条。重点要——
抓好整治销号。清除陈年垃圾、日常生产生活垃圾、建筑(装潢)垃圾,整治脏乱点位、脏乱村社、脏乱垃圾桶,并对乱搭乱建行为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确保整治一片、净化一片、巩固一片。
抓好清后利用。及时跟进整治完成点位的清后利用,避免陈年垃圾堆放点反弹回潮,以用助管,把清后土地切实利用起来,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小花园、小游园、小广场,形成群众自主养护的良好氛围。
抓好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工业垃圾收运机制,分类做好餐厨垃圾处置,规范运行两定四分垃圾投放点,确保垃圾分类规范运行、取得实效。
抓好日常保洁。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强化环卫车辆、道路保洁的实时监控、统一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持续提升专业化常态化保洁水平。
抓好监管执法。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条块联动加强日常监管和常态执法,要跟上保洁机制的标后监管,确保环境治理落实到位。
张本锋要求
看不见垃圾,必须要看得见以事找人、比拼争先的责任落实。一方面,要以事找人、奖优罚劣,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做到目标具体化、任务项目化、责任清单化,充分发挥正向引导、正向激励的作用,引导干部善于思考和研究,推动环境整治做深做细做出长效。另一方面,要对标攻坚、比拼争先,充分学习各地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思路、细化举措,在学习借鉴、迭代提升中创出苍南特色亮点,继续营造你争我赶的比拼争先氛围。
来源/苍南发布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薇拉摄影/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