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信息网讯连日来,四川温商、成都喜来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迈顶着炙热的夏日阳光,前往永嘉楠溪江、瓯海等周边山区进行实地考察。
17年前,他陆续将6万多棵原产浙江的杨梅树移栽到成都市天府新区的小荒山上,将一个小山丘打造成年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的杨梅小镇,带动当地2万人以上实现稳定增收,成为四川省农旅产业新地标,更成为成都市乡村振兴范本。郑迈这次回乡考察只有一个目的:要将杨梅小镇模式复制回温州,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做贡献。
人物名片
郑迈
籍贯:永嘉县
公司职务:成都喜来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社会职务:民建四川省委农业农村委主任
独辟蹊径的投资路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趁改革开放春风,越来越多的温州人涌向大江南北淘金,出生于永嘉农村的郑迈就是其中一员。
在四川创业初期,郑迈不仅将一个默默无闻的服装品牌做成拥有百余家连锁店的知名品牌,收获人生第一桶金,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边创业边学习,完成了大学学业。2000年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部沿海城市一样,成都的房地产开始兴起。这时已有了一定资本储备的郑迈,通过资本运作,创办成都喜来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军房地产业。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此时,事业有成的郑迈敏锐地意识到农村、农业、农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遇。
经多方调研,他得知四川人喜欢吃杨梅,却从没种过,如果将原产浙江的杨梅移栽到四川,一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于是,郑迈向公司股东提出将杨梅移植入川的投资计划,不料遭到所有股东的反对。
从小就喜爱杨梅的郑迈,懂得宋代诗人杨万里玉肌半醉红生粟,墨晕微深染紫裳的味道,更懂得赵鼎臣江南春尽频相忆,为有杨梅欲共尝的相思。没有股东支持,那就自己一个人干。
于是,郑迈开始实施千里移栽杨梅的计划,一条独辟蹊径的投资路径由此发端。
移栽杨梅让荒山变金山
杨梅基地落户成都天府新区永兴镇南新村和云崖村一座荒山荒坡,占地面积3000多亩,总投资超2亿元。
郑迈说,当年移植的都是已挂果的杨梅树,每株都来之不易。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千里迁徙的每株果树都自带100多公斤泥球,大货车一趟只能装运100余株。郑迈还特地从浙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入川,专门负责杨梅树的种植和技术指导,确保移栽的杨梅树适应新的种植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昔日蛮荒的小山丘陆续被6万多棵已挂果的杨梅林替代,填补了四川历史上种植杨梅的空白。第二年,这些外来的杨梅树上顺利结出诱人果实,个个果大味甜,让人口齿生津。
郑迈成功在成都移栽杨梅的事件,成为当地一段佳话。每当杨梅成熟季,基地里的杨梅由于品质好,受消费者追捧,市场价卖到160元/公斤。许多当地企业和消费者为了节约消费成本,纷纷来基地按株认养杨梅。有认养一两棵的,有认养二三十棵的,最多的一家企业认养了几百棵,平均单棵杨梅的认养均价超过1000元,昔日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
郑迈说,成都周边土壤肥沃,土层厚,在杨梅成熟前的一段时间,没有梅雨冲淋,气温上升较快。杨梅自然成熟不仅要比温州早半个月,而且口感更甜,品质更好,存放时间更长。
目前,成都喜来登实业公司在四川省域打造了多个杨梅产业基地,年产杨梅1000多吨。郑迈准备从明年开始,把原产浙江的成都杨梅返销温州市场,让家乡父老品尝到天府杨梅的味道。
杨梅小镇成共富标杆
2008年初夏,在杨梅上市时,喜来登实业公司在当时的双流县举办第一场杨梅节,每天吸引上万游客、几千辆小车来基地品尝杨梅和消费,引起《人民日报》关注,该社内参刊发题为创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文章。
此事带给郑迈更有深度的思考:杨梅基地仅靠杨梅吸引顾客,季节性明显,社会经济带动力有限。为全面带动乡村农民实现共富梦想,郑迈决定再次追加项目投入近亿元,将杨梅基地提升为农旅融合的杨梅小镇。
2015年,杨梅小镇从全国各地移栽各种花木150多个品种100多万株,大面积增加草坪和亲子游乐设施、观景台,修建8公里步道等,积极引导周边农民建民宿、办餐饮等,以提升杨梅小镇整体接待能力。
历经多年发展,如今的杨梅小镇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杨梅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基地和特色小镇。除6万棵杨梅外,各色各样花木让小镇一年四季山花烂漫,瓜果飘香,游人如织。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小镇每年接待游客达150多万人次。
郑迈说,杨梅小镇现有长期的就业岗位超300个,杨梅小镇维护、杨梅采摘等所需的临时用工,每年可带动500多名农民增收。整个杨梅小镇带动周边农民办餐饮、建民宿以及各种小商店等,可带动增收的人数超2万人,增收总量超1.5亿元。
村里村外的道路变宽了,农民的房子变漂亮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美,杨梅小镇周边的农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杨梅小镇先后获得四川乡村游十强成都最美赏花基地等殊荣。郑迈被国家农业部、团中央等部委评为中国农村青年十大致富带头人。
为进一步推广杨梅小镇的成功模式,郑迈此次回乡,筹划把国内外特色水果引回家乡,打造属于温州的特色农旅小镇,助力家乡农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一位农业部官员曾说过:郑迈的成功纯属意外,不过,敢在农业领域这么尝试的人除了郑迈绝无仅有,没人敢做的事郑迈敢做,这个杨梅小镇的成功也就不能说是意外了。
这位农业部官员说的,正是温商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闯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的缩影。郑迈引浙江杨梅入川的成功案例,正是温商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模式经久不衰的原动力。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温商还将延续、传承老一辈企业家的精神财富,实现青蓝接力,让温商精神在新时代里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郑迈:将杨梅小镇模式复制回温州
记者:胡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