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讯 夏天一到,大街小巷上总能看到五颜六色的防晒服。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防晒服因其轻薄、便捷的特点,成为不少市民用于躲避烈日炙烤的重要装备之一。
那么,防晒服应该具备哪些物理特性?市面上号称具有防晒功能的皮肤衣真的具有防晒效果吗?除了防晒服,市民防晒还有哪些途径?
满足两项指标,才能称为防晒服
看了一些博主的防晒指数测评和试穿效果,觉得蛮好看的,就果断下单了。前不久,市民小美(化名)在某平台推荐下,网购了一件灰色的网红防晒服。其实,我也不懂什么防晒指数,只知道穿防晒服比打遮阳伞方便,比普通外套轻薄有时尚。
那么,哪一类衣服才能叫防晒服?防晒服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太阳紫外线对人体的直接照射,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害。温州市标准化科学研究院服装纺织品质检高工黄文镇介绍,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防护服主要防的是UVA(长波紫外线)、UVB(中波紫外线),该功能服装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现代工艺技术手段,增加服装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以此防止紫外线透过织物损害人体皮肤。
目前,防晒服的执行标准为FZ/T74007-2019《户外防晒皮肤衣》,其对皮肤衣防紫外线性能作出明确要求,即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UVA光谱透过率T(UVA)_AV<5%。确切地说,市面上购买的‘防晒服’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指标,才具备防紫外线性能。黄文镇说。
黄文镇进一步介绍,一般情况下,织物密度越大,或者越厚,防晒效果越好,但是会影响一定的舒适性,透气性就没那么好,可能相对闷热。以聚酯纤维和锦纶两类材料为例,聚酯纤维和锦纶比较耐晒,防晒效果也较高,但透气性不如棉、麻等天然纤维。
正规防晒服会标注数据,一般深色的比浅色的效果好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五马商圈多家服装销售门店,目前在售的防晒服不多,每件售价基本在数百元。材质成分主要为聚酯纤维和棉纶。
在A品牌门店,记者挑选了一件黑白撞色中性款外套,其吊牌显示防晒/抗UA,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日光紫外线UVA透射比<5%,其中主要成分90%棉纶,10%聚酯纤维,在试穿过程中,记者感觉不透气,有些闷;在B品牌门店,记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挑选了一件白色上衣,吊牌未显示防晒或抗UA字样,不过工作人员介绍,该上衣紫外线的防护系数大约为30,主要材料也是棉纶和聚酯纤维,上身效果比较轻薄。
市场上现在销售的防晒服种类比较多,但不知道是不是都有防晒效果?在商场选购防晒服的谢女士说,去年,她在网上买了一件浅色的防晒服,穿着感觉效果一般,人还捂得严严实实的闷得慌,之后就再也没穿过。这段时间,太阳太凶猛了,打着太阳伞只能把头顶遮住,胳膊手臂都露在外面,晒得难受。
黄文镇说,一般正规渠道购买的防晒服,都会在标签中明确标注UPF防晒等级标识,其防晒效果便可一目了然。同时,他还提醒,对于防晒服来说,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男士也要注意防晒,谨防日光性皮肤病
在一些市民看来,夏天晒黑点才显得健康,因此短时间内无法接受打伞或穿防晒服等防晒的举动。
夏季天气炎热,采取适当的防晒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温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林小敏说,如果不做好防晒措施,身体容易被紫外线晒伤、晒黑,出现色素沉着、色斑加重等问题,甚至会引起日光性皮肤病。
林小敏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可以涂抹一些防晒护肤品,或使用一些辅助用品如太阳伞、遮阳帽、太阳镜、深色长袖衣裤或防晒服等,以达到最全面的防晒效果。同时,在饮食上也要稍加注意,避免食入光感性食物如香菜、芹菜、白萝卜、韭菜等,这些都会加重皮肤斑点。而冬瓜、樱桃、番茄、香蕉、西瓜及筋肉等则是优良的防晒食物,多吃可以从中摄取保湿防晒的成分。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你穿的防晒服真的防晒吗?
专家:满足两项指标才能称防晒服医生:除穿戴外有些食物也能帮助防晒
作者:陈恩欣谢锦哲
实习生汪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