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拓展山区群众就业增收空间,走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路子。
当前,浙闽边界20多个村的1800多户农户,托泰顺县打造的浙闽边农创客创业园,参与跑步鸡农创项目,通过培训、认养、供销等帮扶,在家门口即可轻松就业,拓宽收入渠道。
今天出版的《浙江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早上7时,泰顺县彭溪镇车头村,低收入农户陈思仲拿出手机,几秒钟操作后,远在外垟村的数字化鸡舍里,饲料自动播撒而出,跑步鸡沿着山坡奔跑追食。
这些鸡一天大概能跑五六千步。白天我能去镇里打点零工增加收入,傍晚6点再去把鸡赶回鸡舍。陈思仲说,现在不仅自家养了500羽鸡,还带着6户低收入农户一起养,每户可年增收2万多元。
和陈思仲一样,在浙江泰顺彭溪、雅阳和福建福鼎叠石乡等浙闽边界20多个村,有1800多户农户抓住鸡遇谋增收。他们依托泰顺县打造的浙闽边农创客创业园,参与跑步鸡农创项目,通过培训、认养、供销等帮扶,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就业,拓宽收入渠道。

走进浙闽边农创客创业园,一期园区已集聚了一诺农业、蝌蚪生鲜、浙闽边文化传媒等创业项目。省党代会提出,要推进万企进万村行动,构建新型帮共体。这更坚定了我们助农增收的信心。泰顺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泰顺多个乡镇、村社毗邻闽北地区,受交通区位影响,浙闽边农民增收渠道有限。当地以彭溪镇为主,联合边界村20个党组织、18名党员创业青年和11家农创企业,成立浙闽边农创客党建联盟,打造浙闽边农创客创业园,目前已吸引企业24家、孵化项目26个。创业园所在地彭溪镇外垟村联合官坑村、玉塔村盘活闲置皮革厂联建厂房,以租金+股金形式实现三个村集体经济每年新增经营性收入至少35万元。

眼下,创业园二期正如火如荼建设,为跑步鸡项目提供数字化深加工厂。该项目推出的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企业+村集体的3+模式,免费提供鸡苗、智能脚环和养殖技术培训,制定养殖标准并与农户签订成品鸡回购销售合同,吸引了大批农户加入数字化养殖。目前,泰顺彭溪镇已有130多户低收入农户通过数字化跑步鸡增收受益。
45岁的泰顺县彭溪镇车头村村民唐宗靓算了笔账:以前养鸡拴住了自己所有时间,还愁卖不出好价钱,现在养鸡腾出时间还可再就业增收,而每只鸡跑足100万步便可出售,3斤左右的鸡可卖到198元。

依托物联网系统建设和农业大数据支持,跑步鸡从幼苗到成品全流程可视化、规模化、智慧化。如今,在泰顺县供电公司背包客服务下,高山上的数字鸡舍逐步扩展,跑步鸡也从泰顺跑到了福建,惠及浙闽边更多农户。
在浙闽边农创客创业园为农服务中心,跑步鸡项目负责人唐平冬介绍,这里的农播学院打造了4个农创直播间,带动跑步鸡和附加农产品在全国市场跑起来,去年加工销售20万羽,今年预计可达30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