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信息网讯 “因疫情影响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但日常经营中积累了一部分固定客户,跃过疫情阴霾,可以用原先的名字‘东山再起’,对我们企业来说,无疑是给日后重整旗鼓注入了信心,代表着我们企业一直都在。”7月21日,瑞安市五六电子商务商行负责人向瑞安市市场监管注册窗口提出歇业申请,一次性填报《市场主体歇业备案申请书》《歇业备案承诺书》和《瑞安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一件事”采集表》,工作人员审查资料后为企业按下了“暂停”键,合法进入“休眠期”。目前,瑞安市共有45家市场主体享受改革红利,进入“休眠期”。
企业为何是“暂停”而非“注销”?据了解,为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规定,瑞安推出《瑞安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协同机制》,明确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而遭受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停机保号”。
据瑞安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本市场主体登记模式中,市场主体如果陷入经营困境,要么选择注销,或者选择勉强维持。而注销之后,如果市场主体想要重新开办,就得重新办理开业登记,而使用之前的名称或字号,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使用。“歇业登记备案制度为市场主体在‘开业(存续)’状态和‘注销’状态之间提供了‘歇业’的缓冲地带,降低市场主体在房租、水电方面的维持成本,有利于市场主体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该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瑞安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保市场主体、支持稳就业大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该局通过积极落实推进歇业登记备案制度,联合瑞安市人社局、医保局、公积金管理瑞安分中心、市税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瑞安市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协同机制》,实现多部门间数据共享,实行业务内部流转、并行办理,充分发挥协同机制的合作优势,变“群众跑”为“信息跑”,变“多次办”为“一次办”,助力困难市场主体实现“一键暂停”。
来源:温州商报
原标题:瑞安支持困难市场主体“停机保号”
目前已有45家企业合法进入“休眠期”
记者胡超然通讯员吴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