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老年人的民间借贷纠纷居高不下 法院温馨提醒

资讯 8个月前 wzxxw
1.7K 0 0

  温州信息网讯以口头约定、间隔时间长、理财盲目性……昨天,鹿城法院发布《适老型诉讼涉老年人民间借贷案件审判白皮书》。2019年至2021年,鹿城法院共受理涉老年人民商事案件6221件,其中民间借贷纠纷1765件,是涉老年人民商事纠纷的第一高发案由,老年人原告占比高达77.34%。

  案件呈现出老年人在进行民间借贷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口头形式约定借款金额及利息、现金交付借款或偿还本息、借款资金非自用、借贷目的具有营利性、盲目通过平台理财、借贷发生与成讼时间间隔较长。尤其是老年人使用现金交付、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现象较为普遍。

  近日,鹿城法院判决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70岁的周阿婆拿着分别形成于2013年8月、2014年12月,借款本金均为5万元的借条起诉75岁的林阿婆,借款以现金方式支付。由于双方均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催讨记录,借款本金是5万元还是10万元陷入真伪不明的状态。两份借条内容完全一致,若无其他证据佐证,很可能被法院认定双方之间的借款本金为5万元,后出具的借条系覆盖前借条形成,导致周阿婆的利益遭受损害。

  最终,承办法官结合二人陈述及现金来源、取款凭证、交付时间、地点、交付过程等细节事实,依据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综合认定周阿婆出借资金10万元的事实,判决林阿婆偿还相应款项及利息。

  白皮书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老年人主观上防范意识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客观上跨越数字鸿沟难度大、诉讼能力不足等。

  为此,鹿城法院以适老型诉讼机制为抓手,以共享法庭为载体,开展法官讲法进社区、进村组、组织庭审观摩等活动提示民间借贷行为风险并宣讲诉讼指引。开通老年人诉讼绿色通道和专门窗口、分类识别老年人诉讼能力,适当加大对老年人的诉讼引导和指导力度。组建专业化的适老型合议庭,设置缓冲期,引入百姓评议团社会观察团、亲朋好友陪同诉讼,提供视频询问、巡回法庭、乡音诉讼等定制式诉讼服务项目等,将传统服务优化与智能服务便利相结合,帮助老年人顺利跨越数字司法鸿沟,确保老年人陈述清晰、真实、表达充分,以协助查明老年人在借贷过程中的真实本意和实际约定,更好地守护老年人钱袋子,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司法的有力保护下安享晚年、乐享晚年。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涉老年人的民间借贷纠纷居高不下

  鹿城法院发布相关案件审判白皮书,提醒守护好钱袋子

  通讯员鹿萱

版权声明:wzxxw 发表于 2022年7月28日 16:51。
转载请注明:涉老年人的民间借贷纠纷居高不下 法院温馨提醒 | 温州信息网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